close

吳哥心得

1 2 1 5參加鹿野苑舉辦的吳哥參學之旅,得以一窺精彩的吳哥文化。行前吳老師對吳哥做了圖文並茂的解說,一路上又不辭辛勞為大家拍照;領隊美玲姐更是忙累到倒嗓。十分感謝他們的辛勞!

 

吳哥文明的豐富內涵,絕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謹就印象深刻的部份,稍做分享。

從南門進入大吳哥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橫跨護城河橋欄干上神魔交戰的景象。好像只有善惡正邪不斷的拉扯拔河,世界才會不斷演化,生命也才能繁衍不絕。

    

談到大吳哥,當然不能不提令人動容的“高棉的微笑“。巴揚寺(Bayon Temple)位於大吳哥城的正中央,廟裡雕刻了許許多多 三公尺 高的巨大四面佛塔,據說就是依照國王Jayavarman 七世的面容所作。他閉著雙眼,卻彷彿看盡所有繁華;也領悟了人世的生死、愛恨與悲喜,只沉澱出那份優雅與悲憫,只留下那份安靜的微笑,巍然不動,卻充滿令人提升與安靜的力量!

  

談到巴揚寺,當然不能不提它牆上的浮雕。巴揚寺的浮雕和小吳哥寺內氣勢滂薄的史詩和大規模戰爭的場景,精神內涵非常不同。它表現的是簡單卑微的世俗生活樣貌:吹火做飯、狩獵燒烤、女人生產、建造房子、彈奏音樂、摔跤雜耍、鬥雞、拉陶、下棋、甚至治病、抓頭蝨等。似乎偉大也可以平凡的形式出現。也不知是經過多少年的承平,才能換得這種安逸過日子的一派輕鬆!

 

 吳哥的浮雕,以其精美細緻、華麗繁複聞名於世。我想除了帝王的威權之外,亦是工匠對信仰的虔誠吧!才能雕刻出那麼專注美麗的作品,明明使用的是堅硬的紅磚和石塊,卻能表現輕薄柔軟的衣褶之美,也能表現速度與張力的肢體強健。多少的牆面與門楣、多少人一生的歲月,訴說著一個個扣人心弦的古老神話故事!Shiva, Vishnu, Sita, Ravana, Yama, A psara, Garuda, Naga……

 

  小吳哥寺的乳海翻騰,就是經典的代表之作。敘述著宇宙初創的混沌,只有經過不斷的翻滾、攪動、不斷的善惡交戰、神魔爭鋒,宇宙不斷變化,生命源源不絕,那麼美的飛天才能在這一片爭鬥混亂中升起。

 

  美麗的飛天女神,是吳哥最吸引目光的動人風景。細膩的手勢、優美的身影、自在的眼神、飽滿的身體,佩戴著華麗的頭冠,有的帶著微笑、有的翩然起舞,真是美極了!

 

 小吳哥寺有著200公尺寬的護城河,卻有著 3 -400公尺長的引道,遠遠通向神仙居住的神聖須彌山。這長長的引道,是通往信仰的距離,讓心逐漸沉靜下來,70度仰角的陡峭高塔樓,是信仰的高度,必須戒慎恐懼、專心一致才能登臨。而水更是小吳哥之美的重要元素,彷彿整個盛世的繁華,都幻化在這一池蓮花的倒影之中。天光雲影共徘徊,鏡花水月轉頭空!

 

  在塔普倫寺(Ta Prohm)我見識到一顆顆小小種子無聲無息、驚人頑強的生命力!500年的時光,它長成一棵棵巨樹,從每一個小小的縫隙、每一寸小小的泥塊中,發芽、滲透、糾纏、吞噬、深入建築的空隙,盤根錯節並向四面八方擴展。根莖穿繞在樑柱、屋簷、門窗之間,形成相互依存的共生關係,也像是相依為命的伴侶,誰也少不了誰。

 

  我們每天都參觀很多的景點。但我個人最私喜的卻是小小的班蒂克黛(Banteay Kdei),它沒有高塔沒有佛殿,卻有著幽深的迴廊,深遠、寧靜、可以從一個門裡看到重重疊疊的許多門,彷彿時間在此靜止、空間在此無限延長。斑駁的樑柱上長滿紅的、綠的、黑的、白的各色苔蘚,充滿著濃濃古意,令人發思古之幽情,“修廊複道、突兀參差”,彷彿門的另一端就是另一個輪迴的愛戀;另一個世紀的繁華!

 

 旅途中最令人不忍的就是聽到赤柬時期幾百萬高棉人因飢餓、迫害而死亡;還有進入神廟遺址前,看到許多誤觸地雷的受害者在彈奏音樂,賺取微薄收入。高棉人實在是個經歷深刻苦難的民族,但同樣的民族卻曾經孕育出吳哥這麼具有美感又燦爛的文明。也許透過苦難,更深化了高棉人對生命領悟的力量!

  

旅程結束前參訪了吳哥國家博物館,裡面展品相當豐富,讓我們對高棉人的信仰、歷史與文化有更多暸解。千佛殿內大小不一、材質各異,手勢、法相各自莊嚴的佛像令人覺得如入寶庫,徘徊而不忍離去!石頭故事館內展示的Linga Yuri,述說著生命的起源,具體中帶著抽象,從各個角度看都非常美。另外,博物館中也收藏了不少遺址裡難以看見的比較完整的雕像。

 

想當年創造這個偉大 文明的 君王和工匠皆已飛灰湮滅,現在站在這些巨石前思緒萬千的我們也將會消失無踪,那麼穿越了 1 000年時間長河的這些吳哥石頭會成為永恆嗎?成住壞空,再過幾個 1 000年,它們還會留下人類生存過的痕跡嗎?正是“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

 謹誌

林慧玲

20 1 3 .0 1 .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鹿野苑藝文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