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像的起源與發展

講師:吳文成

時間:52 1 (星期六)下午 3 點半~5點半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 7 7 1 0 (台電大樓對面)
電話: 6 6 3 0- 6 800(和南寺台北鶴山分院
)
主辦單位:中 華佛教 居士會、和南寺

歡迎有興趣朋友免費來聽講
報名詢問電話:02-28 3 4 - 7 88 1  
09 1 6 -08 3 – 6 59
請先Email報名:
lyu.wu 4 6 8 1 7 @msa.hinet.net 
台北市鹿野苑藝文學會  吳文成敬邀


印 度 佛 教 藝 術
佛像的起源與發展

 印度的佛教藝術發源於公元前 6 世紀左右,釋迦牟尼成佛說法開始。之後,隨著向亞洲其它地區和世界傳播過程中與其它文化的融合,佛教藝術也隨之不斷演變,創造出更豐富輝煌的佛教文明。 

早期的佛教藝術,沒有直接用人物造型來表現佛陀的形象,稱為無佛像時代。約在公元 1 世紀前後,才開始出現佛像,並持續至今。隨著佛教信仰的傳播,為適應各國弘法的需要,佛教藝術也朝著多元民族化而演變。往印度西北,通過中亞絲路傳入中國、韓國和日本成為北傳佛教;往東南,傳到東南亞而形成了南傳佛教。在印度,佛教藝術發展持續到 1 2世紀,回教入侵後,佛教在印度幾乎消失。  


佛像出現的時期:  

()孔雀王朝------無佛像時期  

孔雀王朝在第三代阿育王(2 7 3 2 3 2 B C)時,國力達到最鼎盛的大帝國。由於阿育王篤信佛法,親自巡禮佛教聖地,建佛塔、僧院、立石柱等,使得佛教美術蓬勃發展。目前印度遺留最早佛教藝術,是阿育王時的雕刻作品。如圖阿育王石柱,桑奇古塔等。  

原始佛教尊崇釋尊是人天導師,人格福慧圓滿,不宜以凡人形象來表示,所以沒有直接刻造釋尊的像,為撫慰人們對釋尊的仰望及佛教四處聖地見佛的思慕,佛教藝術中,出現有菩提樹、法輪、佛塔、足印和蓮花等石雕,來象徵聖地及佛陀的存在。菩提樹象徵佛得道處(菩提迦耶);法輪象徵初轉法輪處(鹿野苑);塔象徵般涅槃處(拘尸那羅)。所以早期佛教不刻具體的佛像,這時期學者們稱無佛像時期。  

()貴霜王朝的造像興起

貴霜王朝(一世紀至三二○年),定都犍陀羅(今巴基斯坦西北部及阿富汗東部等)。傳到第三代迦膩色迦王( 7 8 1 2 3 A D在位)時,國勢最強盛,他崇信佛教,召集五百聖賢舉行第四次經典結集。 考古資料顯示最早的佛像,出現於貴霜王朝時期,當時印度西北的犍陀羅地區和印度中部的秣菟羅地區,另外印度南部案達羅王朝的阿瑪拉瓦提佛教藝術也蓬勃發展。

 

( 1 )、犍陀羅造像:犍陀羅地區深受希臘文化藝術影響。佛像作波浪紋卷髮、臉呈橢圓、深目高鼻、嘴唇較薄,略具西方人面貌;身穿偏袒右肩或通肩式袈裟,衣質褶紋厚重粗獷,寬肩厚胸的身體,雄偉莊嚴。犍陀羅藝術略帶西方雕塑的寫實性,來表現佛陀思想精神。有跏趺坐像和立像,其姿態自然,刻劃生動,神情寧靜端詳。是東西方古文明相融的珍貴智慧藝術。

  (2)、秣菟羅造像:秣菟羅自古即是印度雕刻藝術文化的中心。其造像為螺形高髻、剃髮圓臉、大眼長耳、嘴唇較厚;身穿偏袒右肩或通肩式袈裟,薄衣貼體,寬肩厚胸,等造型特徵,有跏趺坐像和立像,姿勢稍嫌生硬。佛像蘊含著印度本土傳統藝術文化的風格,神情沉穩莊嚴有精進弘法的意念。

(三)笈多王朝 3 20 6 00 A D的造像藝術  

貴霜王朝於西元 4 世紀終結後,由印度人於恒河中游華氏城,建立統一大帝國,叫笈多王朝,其經濟繁榮,文化發達成為印度歷史上的黃金時代。笈多佛像雕刻在繼承、融合貴霜王朝的秣菟羅與犍陀羅的造像樣式,將西方的自然寫實融入印度傳統的古典美術,稱為「笈多樣式」。當時佛像製作的兩個中心是秣菟羅和鹿野苑。其造像,不僅影響了印度各地的美術發展與後來帕拉王朝造像風格,亦間接傳入中亞、中國和東南亞等地。 


秣菟羅造像風格
 

秣菟羅佛像神情寧靜祥和,身姿威儀優美自然。如圖,五世紀的佛陀立像,高 1 8 3 公分。佛的容貌豐腴端祥,低垂的眼簾,似在沉思觀想。身穿通肩式袈裟,內著長裙,衣薄貼體,褶紋細密如水波流暢,肢體輪廓畢露,身材碩長勻稱。佛的右手殘缺似乎作施無畏印,左手提著袈裟下擺的折邊。頭上有華麗的大頭光,俱足相好莊嚴特徵,是笈多秣菟羅最優美的佛像。


鹿野苑造像風格

鹿野苑是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的地方,在5世紀初盛行造佛像,並迅速發展到顛峰。佛像所穿的袈裟在衣領、袖口有衣紋外,全身無褶紋,充分展現輕柔衣質和肌體素雅美感。如圖,五世紀的佛陀初轉法輪像,高 1 85公分。佛螺旋高髻,容貌年輕,臉圓五官端祥,嘴唇微微翹起,浮現出微笑。身穿通肩式的袈裟,衣薄貼身不刻畫衣紋,雙手在胸前作說法印,結跏趺坐。背光雕刻華麗花草圖案,臺座前有法輪、雙鹿、五比丘和供養人。整尊造像流露出佛陀年青愉悅,靜謐祥和,優雅莊嚴的神情,是鹿野苑最出名佛像。

 (四)帕拉王朝的密教風格

   笈多王朝滅亡後,佛教衰微,印度教盛行。七世紀時佛教僧侶吸收了部份婆羅門教的特色,形成了佛教新的密教宗派。西元七五○年左右,帕拉王朝成為東印度一大強國,其歷代君王均十分推崇密教。

   帕拉王朝的造像延續笈多美術的風格,但受到印度教和密教的影響,出現造型奇特的佛、菩薩和護法像等,如大日如來、多面多臂觀音、忿怒金剛等大量密教造像,造像著重外表裝飾,追求誇張、繁複與神祕的色彩,已缺乏笈多時期造像的優雅古典美。

十二世紀末,伊斯蘭教徒大舉入侵印度,佛教遭到嚴重的破壞,佛教僧侶被害或走避國外,從此佛教一蹶不振,現今印度佛教徒只占全國百分之五左右。反觀亞洲各地因早期佛教的弘傳,並融合當地文化,已發展出各具特色的輝煌佛教藝術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鹿野苑藝文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