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山東之旅 心得分享  

七天的山東參學之旅已圓滿結束,行程緊湊而豐富。每個人的著眼點不同,相信都有不同的收穫,也留下深刻的回憶。這次參加的人數較多,含領隊共74名,除了一些熟面孔外,也有些新面孔,想必是慕名而來。因為吳老師熱心推廣佛教藝術的精神,令人感佩。幾年來,鹿野苑曾舉辦過多次佛教藝術參訪,建立了良好口碑,所以參加者越來越多,也是意料中事。既與大家有緣來相會,就如同家人般,互相照顧、敞開心胸,放鬆心情,其樂也融融。

 

雖已事隔兩週,但途中的所見所聞,點點滴滴,仍時時迴繞在胸海。記得第一天飛抵濟南後,直接驅車前往千佛山,這是我們此行第一個景點,又名歷山,或舜耕山。傳說舜帝曾在此耕種。山勢並不高,林木蒼翠,環境清幽。循歩道而上,至最高處可俯瞰濟南市新城區,處處高樓林立,一片欣欣向榮。放眼望去,濟南市的街道寬闊整齊,花木扶疏,綠意盎然。可能是得利於泉水豐沛吧!因濟南市又名「泉城。」

 

來到山東,至聖先師孔子的故鄉─曲阜,當然是不能錯過的。「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孔林,兩千多年來,歷經各朝代的整建,已成為一龐大的古建築群。 1 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而今站在「萬仞宮牆」之下,真有「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之感。徜徉其間,或坐電瓶車遊園,處處可見高聳的蒼松古柏,令人發思古之幽情;許多牌坊匾額,在在喚起我們對孔子的崇仰之情。親臨曲阜孔廟祭拜孔子,意義大不同啊!

 

山東博物館的建築,宏偉壯觀,令人震撼。藏品豐富精美,其中以佛教造像藝術及漢代畫像石最吸引人。有些佛像,平時只有在書上才看得到,如今竟能如此近距離仔細端詳,忍不住雙手合十,瞻仰每一尊佛菩薩的表情,越看越喜歡,彷彿他們也在對我微笑,歡迎我的來訪。託吳老師之福,還特別商請山東大學 劉鳳 君教授為我們導覽,真是太有福報了。 


        參訪神通寺四門塔,更讓我感動不已。因為我終於見到四門塔內完整的四尊佛像─東方阿閦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微妙聲佛。據考證這座石塔和佛像屬隋代作品,距今約一千四百年。雕刻工法精湛,是當代難得的佛教藝術珍品。其中的阿閦佛更遭遇到一段佛首被竊,流轉海外,數年後又被台灣法鼓山聖嚴法師送回四門塔。這其中細節,不再贅述。要特別讚嘆促成這樁美事的兩大功臣,一是聖嚴法師,他認為讓佛首回到原處比留在法鼓山更有意義。這正是佛教無私無我精神的展現,真不愧是一代高僧。另一位幕後功臣,則是吳 文成 老師,由於他默默奔走協助,終能促成這件美事。更難得的是他為善不欲人知,處事低調謙虛,從不居功炫燿。特在此表達最高敬意。記得當年
(2002)阿閦佛首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展出,我也曾去現場瞻仰,每人發一塊祈福木牌;清楚記得當時我寫下:「祈求兩岸早日和平統一,並希望將來有機會前往四門塔禮拜。」不料,九年後,我的願望果真實現了一半,能不感動嗎?

 

登臨泰山,是我數十年來的夢想,竟在此行中圓夢了,實在太興奮,太感動了。記得中學時,讀到「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及杜甫「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之句。心中就升起無限嚮往,不知何時才能登上泰山,體會孔子、杜甫的感覺。這個夢想隨著年齡的增長更加強烈。終於在數十年後,順利登上泰山之頂─玉皇頂(海拔 1 547公尺)。忍不住緊抱著「五嶽獨尊」的石碑,甚至想大吼幾聲;「泰山,我終於來了!」泰山在 1 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不僅因它的雄偉壯觀;另外,在泰山上遺留歷代名人雅士的題石碑刻兩千處,這些都是書法藝術的瑰寶。古代皇帝更把泰山當作「封天禪地」的場所,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非其他山嶽所能望其項背。可惜當天人潮擁擠,時間緊迫,未能盡情遊賞。但,能一償平生大願,亦無憾也。

 

總之,這一趟山東之旅,收穫滿行囊,回味無窮。與其珍藏在心,不如與更多同好分享。記得吳老師曾說,這也是一種布施。信受奉行。謝謝您的耐心閱讀。

    常旭 合十

 20 1 1 , 6 , 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鹿野苑藝文學會 的頭像
    鹿野苑藝文學會

    鹿野苑藝文學會

    鹿野苑藝文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