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 度 佛 教 美 術
佛像的起源與發展  

印度的佛教發源於公元前 6 5世紀左右,釋尊成佛說法開始。之後,隨著向亞洲其它地區和世界傳播過程中與其它文化的融合,佛教藝術也隨之不斷演變,創造出更豐富輝煌的佛教文明。  

早期的佛教藝術,沒有直接用人物造型來表現佛陀的形象,稱為無佛像時代。約在公元 1 世紀前後,才開始出現佛像,並持續至今。隨著佛教信仰的傳播,為適應各國弘法的需要,佛教藝術也朝著多元民族化而演變。往西北,通過中亞絲路傳入中國、韓國和日本成為北傳佛教;往東南,傳到東南亞而形成了南傳佛教。在印度,佛教藝術發展持續到 1 2世紀,回教入侵後,佛教在印度幾乎消失。

四處聖地見佛
釋尊晚年時,阿難尊者曾問:世尊在世時,四方弟子們,當可歡喜覲見禮敬、聞法;佛滅度後,當何以見世尊。(長阿含遊行經)佛告:『阿難!汝勿憂也!諸族姓子常有四念。何等四?一曰、念佛生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二曰、念佛初得道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三曰、念佛轉法輪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四曰、念佛般泥洹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
阿難!我般泥洹後,族姓男、女念:「佛生時,功德如是;佛得道時,神力如是;轉法輪時,度人如是;臨滅度時,遺法如是。」各詣其處,遊行禮敬諸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

佛像出現的時期:

() 佛陀在世時----  

據增一阿含經的記載:佛陀在世時曾上忉利天為母親摩耶夫人及天神說法,當時人們見不到佛陀,有憍償國的優填王與舍衛國的波斯匿王,因思慕釋尊,請人以栴檀木與紫磨金,各雕塑出五尺高的兩尊佛像。相傳,釋尊從忉利天回來後,信眾們曾將佛像請給釋尊觀看(左圖古犍陀羅石雕像)。相傳釋尊說:如來不在時信眾見到此佛像,就如同親見如來一樣,要依教法如理思惟,精進修行。另一種傳說:釋尊並不鼓勵造像,以免流俗於偶像膜拜。(因為當時婆羅門崇拜梵天神祇的儀式習慣) 
 

以上參考得知,佛像若能幫助信眾憶念佛陀,遵行教法,解脫自在,弘法利生,才是歷代善知識造佛像的本意。假若佛像流俗於偶像膜拜或神像祈福,就不是當初創造佛像的本意。

 

(二)孔雀王朝------無佛像時期  

佛滅百餘年,佛法由原始佛教進入部派佛教。孔雀王朝(前四世紀~前二世紀),定都中印度摩揭陀國華氏城。在第三代阿育王(2 7 3 2 3 2 B C)時,國力達到最鼎盛的大帝國。由於阿育王篤信佛法,親自巡禮佛教聖地,建佛塔、僧院、立石柱等,使得佛教美術蓬勃發展。目前印度遺留最早佛教藝術,是阿育王時的雕刻作品。如圖阿育王石柱,桑奇古塔等。

原始佛教尊崇釋尊是人天導師,人格福慧圓滿,不宜以凡人形象來表示,所以沒有直接刻造釋尊的像,為撫慰人們對釋尊的仰望及佛教四處聖地見佛的思慕,佛教藝術中,出現有菩提樹、法輪、佛塔、足印和蓮花等石雕,來象徵聖地及佛陀的存在。菩提樹象徵佛得道處(菩提迦耶);法輪象徵初轉法輪處(鹿野苑);塔象徵般涅槃處(拘尸那羅)。所以早期佛教不刻具體的佛像,這時期學者們稱無佛像時期。 


巴呼特佛塔
建於巽伽時代,公元前2世紀的時候,巴呼特是一個繁榮的商業中心,佛教十分發達。現存佛塔石欄雕刻主要表現釋迦牟尼佛一生的故事以及前世善行因緣的故事,但均以腳印、法輪、寶座、寶塔、菩提樹等標誌象徵佛陀,找不到以人像呈現的形式。巴呼特佛塔的雕刻,表現印度民間藝術古拙樸質、活潑生動的特色。左圖「白象入胎」,是一個圓形的浮雕,正中間是釋迦的母親摩耶夫人。空中一頭四足蜷起,戴著瓔珞的大象。

巴呼特佛塔的圍欄立柱及塔門兩側的角柱地方,雕刻著印度民間信仰的藥叉與女藥叉守護神。藥叉〈Yaksha〉是印度民間信仰中的山林水澤精靈。在佛塔之中,藥叉及女藥叉經常被雕刻於兩側角柱上,以裸體或半裸的形像表現。藥叉的穿著打扮,通常是頭戴著一頂纏結出一個圓球的頭巾,身上佩帶珠寶飾物,腰繫一條垂下鉅齒形花紋的腰布。

() 貴霜王朝的造像興起

阿育王歿後,孔雀王朝日漸衰微。約一世紀時,大月氏族征服大夏國,建立貴霜王朝(一世紀至三二○年),定都犍陀羅(今巴基斯坦西北部及阿富汗東部等)。傳到第三代迦膩色迦王( 7 8 1 2 3 A D在位)時,國勢最強盛,版圖包括了印度北部,阿富汗、巴基斯坦、中亞等地。迦膩色迦王崇信佛教,於迦濕彌羅(今克什米爾一帶)召集五百聖賢舉行第四次經典結集。

隨著時間的久遠,人們對釋尊的崇念也愈來愈深。大約在一世紀時,大乘佛教思想興起,將原來注重個人修行,重視解脫涅槃的佛教稱為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把釋尊視為偉大的導師。而大乘佛教則提出以「普渡眾生」,未來成佛為目標。所以大乘佛教包涵有無數的佛,以及僅次於佛的菩薩。使大乘思想的傳佈,影響更深遠。大乘佛經中提到念佛觀像及造像功德等觀念,並鼓勵信徒製造佛像,於是當時佛弟子思惟佛法理想,以恭敬心融合藝術方法,創造出佛陀的崇高法相,以做為弘法、修行、禮敬和膜拜的對象。
 

目前考古資料顯示最早的佛像,出現於貴霜王朝時期,當時印度西北的犍陀羅地區和印度中部的秣菟羅地區,另外印度南部案達羅王朝的阿瑪拉瓦提佛教藝術也蓬勃發展。


犍陀羅佛

犍陀羅佛特徵:作波浪紋卷髮、臉呈橢圓、深目高鼻、嘴唇較薄,略具西方人面貌;身穿偏袒右肩或通肩式袈裟,衣質褶紋厚重粗獷,寬肩厚胸的身體,雄偉莊嚴。犍陀羅藝術略帶西方雕塑的寫實性,來表現佛陀思想精神。有跏趺坐像和立像,其姿態自然,刻劃生動,神情寧靜端詳。是東西方古文明相融的珍貴智慧藝術。

 

( 1 )、犍陀羅造像
犍陀羅是印度的西北門戶,與中亞、西亞、地中海世界聯繫的樞紐,不同的文化在此交流、交匯,因而成為具有國際性面貌的地區,歷史上它曾經被波斯人及希臘人統治過。公元前 4 世紀,西方的馬其頓征服了犍陀羅,將希臘文化帶至此地。公元前2世紀,希臘人在此建立大夏國,並統治了 1 3 0年,由此可知,犍陀羅地區身受印度、波斯、希臘、羅馬文化的影響。在這兒所產生的最早的佛教造像,因而也帶著明顯的外來藝術的色彩。

 
 犍陀羅菩薩像

犍陀羅菩薩像特徵:菩薩像留長髮,戴髮冠,眉間有白毫相,雙眼俯視,蓄鬍髭,五官端正俊逸。菩薩裸上身,戴項飾、臂釧、瓔珞,身披天衣,下身著長裙,脚穿草鞋,腰間繫結,胸肌微突,身軀表現健美結實,有坐像和立像(如右圖)犍陀羅菩薩像是以悉達多太子在出家前作為造像的依據,表現出印度貴族年輕男性的威儀,雕刻寫實細緻,有希臘風格健美的身體,和華麗尊貴的形象。

 

(2)、秣菟羅造像

 秣菟羅地處印度中部恒河流域的中游,是貴霜王朝第二都城。此地自古即是印度雕刻藝術文化的中心。貴霜王朝時期在貴族、王室、富商及高僧贊助之下,秣菟羅雕刻日益隆盛,形成與犍陀羅並立的雕刻藝術中心。這裏的佛像以紅砂岩材質為主,雕刻延續早期巴呼特及桑奇的作風,表現本土藝術的特色,與受希臘、羅馬影響的犍陀羅佛像不同。


秣菟羅造像

其佛像為螺形高髻、剃髮圓臉、大眼長耳、嘴唇較厚;身穿偏袒右肩或通肩式袈裟,薄衣貼體,寬肩厚胸,等造型特徵,有跏趺坐像和立像,姿勢稍嫌生硬。佛像蘊含著印度本土傳統藝術文化的風格,神情沉穩莊嚴有精進弘法的意念(如圖)

秣菟羅菩薩像特徵:菩薩通常是立像,有圓形頭光,臉龐圓滿,大眼直視,戴耳飾、項鍊、手鐲,裸上身,披天衣,下着長裙衣質柔薄貼身,腰繫帶,表現出年青身體健壯的男性形象。

 

( 3 )、阿瑪拉瓦提造像


阿瑪拉瓦提佛像

阿瑪拉瓦提位於南印度,是案達羅王朝( 1 50~200)的造像中心。阿育王時曾派高僧摩訶提婆前來傳教,因此這裡有很多佛塔遺蹟和佛像等,如阿瑪拉瓦提大塔,此塔的造像風格與秣菟羅較相似。

(四)笈多王朝 3 20 6 00 A D的造像藝術

    貴霜王朝於西元 4 世紀終結後,由印度人於恒河中游華氏城,建立統一大帝國,叫笈多王朝,其經濟繁榮,文化發達成為印度歷史上的黃金時代。笈多初期的帝王大多崇信婆羅門教,但包容其它宗教,也支持佛教興建大型寺廟石窟等,並鼓勵佛教僧侶從事佛教哲學的學術研究。此時大乘佛教高僧輩出,完成了許多重要的大乘佛教經典。

笈多佛像雕刻在繼承、融合貴霜王朝的秣菟羅與犍陀羅的造像樣式,將西方的自然寫實融入印度傳統的古典美術,稱為「笈多樣式」。當時佛像製作的兩個中心是秣菟羅和鹿野苑。其造像,不僅影響了印度各地的美術發展與後來帕拉王朝造像風格,亦間接傳入中亞、中國和東南亞等地。

秣菟羅造像風格 
 

秣菟羅的造像特徵,臉圓豐頰、肩胸圓潤、薄衣貼體,身著通肩袈裟,體態優美自然。佛陀身著袈裟的方式。不是犍陀羅佛像襞褶厚重的羅馬式長袍,而是半透明的單薄紗衣。纖細的衣紋形成平行的U字形紋路。薄薄的紗衣緊貼著身體,像剛從水裏出來,被水浸濕了一樣,且可透視薄衣之下的身軀起伏。因此被稱為“濕衣佛像”。 
 

上圖,五世紀的佛陀立像,高 1 8 3 公分 。佛的容貌豐腴端祥,低垂的眼簾,似在沉思觀想。身穿通肩式袈裟,內著長裙,衣薄貼體,褶紋細密如水波流暢,肢體輪廓畢露,身材碩長勻稱。佛的右手殘缺似乎作施無畏印,左手提著袈裟下擺的折邊。頭上有華麗的大頭光,俱足相好莊嚴特徵,是笈多秣菟羅最優美的佛像。

  

鹿野苑造像風格  

鹿野苑是釋迦初轉法輪的地方,據推測鹿野苑佛教雕刻,很可能在公元 4 世紀後期,受到秣菟羅佛像的啟發,在5世紀初葉開始盛行。並迅速發展到顛峰。佛像所穿的袈裟在衣領、袖口有衣紋外,全身無褶紋,充分展現輕柔衣質和肌體素雅美感。 



圖,五世紀的佛陀初轉法輪像,高 185公分 
佛螺旋高髻,容貌年輕,臉圓五官端祥,嘴唇微微翹起,浮現出微笑。身穿通肩式的袈裟,衣薄貼身不刻畫衣紋,雙手在胸前作說法印,結跏趺坐。背光雕刻華麗花草圖案,臺座前有法輪、雙鹿、五比丘和供養人。整尊造像流露出佛陀年青愉悅,靜謐祥和,優雅莊嚴的神情,是鹿野苑最出名佛像。

 

(五)帕拉王朝的密教風格  

  笈多王朝滅亡後,佛教衰微,印度教盛行。七世紀時佛教僧侶吸收了部份婆羅門教的特色,形成了佛教新的密教宗派。西元七五○年左右,帕拉王朝成為東印一大強國,其歷代君王均十分推崇密教。  

  帕拉王朝的造像在笈多美術的基礎上建立,但受到印度教和密教的影響,出現造型奇特的佛、菩薩和護法像等,如大日如來、多面多臂觀音、忿怒金剛等大量密教造像,造像著重外表裝飾,追求誇張、繁複與神祕的色彩,已缺乏笈多造像的含蓄與自然。  

圖,獅子吼觀音坐像( 1 1 世紀),戴高寶冠,有三目兩臂,腰身扭動誇張,騎坐獅子身上,背後有三叉戟和蓮花,具有威猛之神力,是帕拉密教美術的特色。 
 

十二世紀末,伊斯蘭教徒大舉入侵印度,佛教遭到嚴重的破壞,佛教僧侶被害或走避國外,從此佛教一蹶不振,現今印度佛教徒只占全國百分之五左右。反觀亞洲各地因早期佛教的弘傳,並融合當地文化,已發展出各具特色的輝煌佛教藝術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鹿野苑藝文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