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緬 甸 僧 人

 

    緬甸的出家人,不僅辦教育,彌補社會資源不均的就學情況,並收留貧苦孤兒,宣揚釋迦牟尼佛基於和平信條的教法。他們在佛學法義上的研究,和禪修的實證體驗上,在國際間也都有著輝煌的口碑與成就。

    出家,是緬甸男孩一生必備的過程,緬甸的習俗,男子在一生中至少會出家一次,最好是三次。第一次是孩提時代,父母親會竭盡所能的存錢,秉持著悉達多太子出家悟道的精神,把家裡的男孩打扮成皇太子的模樣,騎著馬,風風光光的繞行市區,沿途灑著爆米花、銅板慶祝鼓舞。

    他們相信,出家會對自己的今生與來世更好,同時還能為家人避厄、還願、祈福和廣結善緣。家長能為小孩舉辦出家儀式,他們認為,是在積聚最大的功德與財富,是無上的光榮,沒有出家過的男孩,成年後也不容易成親,因為女方家庭很重視,結婚對象是否出家過,是否曾經接受過佛法的洗鍊。短期出家的小沙彌,送到寺廟做完剃度儀式、接受法師開示加持後,小沙彌回到家,父母親會跪拜他們。很多外國人不解,為何父母親必須跪拜自己的小孩,其實,父母親頂禮的,是象徵傳承佛陀珍貴法義的出家僧人穿著的「袈裟」。

    每天清晨 4 點多,男眾出家人起床、洗漱後,做完早課,約略5點,才食清淡流質早餐,用餐完畢,灑掃工作。大約 7 8點,就會身著赭紅色袈裟,覆蓋肩膀,赤著腳,排列整齊的到附近村莊托缽,而民眾也恭敬的煮好食物,傾聽托缽隊伍敲響的鐘聲,赤著腳,謹慎虔誠的把食物一瓢瓢舀進缽裡。在緬甸,赤足是一種非常恭敬的行為,好比去繞佛塔時,踏進聖地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必須打赤腳,用心去感受,赤足緊貼聖地,步步虔誠的感動。

    「托缽化緣」是佛世時出家比丘的職責,根據原始佛制,出家眾不得從事生計營業,不可蓄積財富,但為了延續色身、長養慧命,並使眾生廣種福田,所以佛制出家人必須乞食托缽,佛陀及出家比丘,每天進入村落,履行沙門責任,接受在家信眾的供養。用午餐時間,最晚到中午就要結束,過午不食。托缽,可使人不貪戀美味,美惡均等,破除我慢心,並且不去選擇貧富貴賤人家,培養比丘的慈悲心與平等心,作大利益。

    緬甸的出家眾男生身著赭紅袈裟,拿扇不打傘。奉行著剔除鬚髮,三衣一缽,托缽乞食,半月誦戒,過午不食,結夏安居的生活,嚴守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世的修行方式,男人一出家就不能結婚,但可以還俗。而緬甸的女出家眾身穿粉紅色袈裟,打傘不拿扇,自己在寺院煮食物吃。女眾化緣的時間較晚,拿著銀色的瓢和布袋出去化緣,大部分化緣回來的都是米,比較好的米可放進布袋拿去賣,換得油鹽,此種拿去賣的米,又被稱為「比丘尼米」或「雜米」。

    緬甸的禪修,在國際間很有名氣,無論在台灣或是國際上,其他南傳佛教國家無可取代緬甸禪修的尊貴地位,例如Mahasi瑪哈希禪修中心、帕奧禪修中心、葛印卡禪修中心等,都是很有優秀的禪修中心。第五次佛教經典結集大會,是在 1 8 7 1 年,國王敏東在緬甸首都曼德勒,召集二千四百位高僧舉行,而第六次的結集大會,是在 1 95 6 5月於仰光召開,出版了完備的巴利文南傳經典。緬甸對佛教的保存與發揚做出最大的貢獻,希望佛教徒應該要多認識緬甸、關懷緬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鹿野苑藝文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