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教藝術偵探團:龍王禮敬

請看看底下這張圖: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lyuorg&b=50&f=1415007705&p=30&sp=1

這座浮雕的名稱是 : 龍王禮敬

請問:(1) 從哪裡可看出石雕的主角是龍王,而不是其他眾生?
(2) 請問龍王在禮敬誰?為什麼他禮敬的對象沒出現?

現在要考考你了,你能猜出為什麼石雕的主角是龍王嗎?

(1) 從哪裡可看出石雕的主角是龍王,而不是其他眾生?

參考答案:

龍王禮佛的故事可見於:
﹤四分律卷第三十二 ﹥、﹤毗尼止持會集卷第八﹥以及﹤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二十一 ﹥。

在這三部律藏中,龍王的名稱分別是:伊羅缽羅龍王、醫羅缽龍王及[醫-酉+口]羅缽龍王,基本上都是指同一位龍王。

龍王在印度語中稱作「Naga」,是一種外表類似巨蛇的生物,在佛經中常翻作「龍」,但是跟中國傳統的龍不太一樣。
請參閱:http://zh.wikipedia.org/wiki/那伽
這裡有許多Naga雕塑的相片:http://www.wretch.cc/blog/lingade/8830965

在﹤毗尼止持會集卷第八﹥和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二十一 ﹥
中的伊羅缽羅龍王形象是:「身有七頭,頭尾相去有二百驛(謂二百由旬也),一一頭上各生一醫羅大樹,被風搖動,膿血皆流,霑污形骸,臭穢可惡,常有蠅蛆諸蟲,遍其身上,晝夜唼食。」

伊羅缽羅龍王有七個頭,龍頭距離龍尾二百由旬,按舊制一由旬相當四十里,龍頭與龍尾相距八千里,龍王身體之闊長,超乎一般人所能想像。

伊羅缽羅龍王禮佛浮雕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lyuorg&b=50&f=1415007705&p=30&sp=1
在這座健陀羅風格的浮雕中,我們可以看到故事主角頭上有六個類似眼鏡蛇的頭,加上龍王化身為轉輪王形象時的人頭,共有七個頭,這就是龍王形象的特徵。

至於伊羅缽羅龍王禮佛浮雕原是巴爾胡特的欄楯浮雕,約公元前二世紀末作品,現收藏於印度博物館。

(2) 請問龍王在禮敬誰?為什麼他禮敬的對象沒出現?

佛教初期視設立佛像為禁忌,嚴禁以人的形像表現佛,故以記號或象徵作為代表。

「足跡:用足跡表示佛之遊化事蹟。
台座:用台座暗示佛。
蓮華:佛誕生時,由其母后右脇出胎,降誕於蓮華台上;另一說為佛誕生後, 
步行七步,其足跡便開出蓮花。故以蓮花象徵佛誕生。
普提樹:佛在菩提樹下得正覺,故以菩提樹象徵成道。
法輪:按照古代印度的傳說,轉輪聖王轉其金輪破滅一切敵人的故事,將釋尊
說法稱為轉法輪,故以法輪象徵說法。
佛塔:以佛塔象徵佛之涅槃。」(賴傳鑑 編著,﹤佛像的藝術 ﹥,頁210)

下文我們來說「伊羅缽羅龍王禮佛浮雕」背後的故事。

參考資料:
﹤四分律卷第三十二 ﹥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22/1428_032.htm

﹤毗尼止持會集卷第八﹥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39/0709_008.htm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二十一 ﹥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24/1451_021.htm

賴傳鑑 編著,﹤佛像的藝術 ﹥,藝術家出版社,1994年12月5版

宮治昭 著,李萍 譯,﹤健陀羅美術尋蹤 ﹥;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年7月2版

伊羅缽羅龍王禮佛的故事 (上)

有一回,佛陀在波羅柰國(今印度瓦拉納西)附近傳法。

當時,伊羅缽羅龍王自恆河中湧出,化身為轉輪聖王的模樣,具三十二相,儀表不凡,衣著華麗,氣勢逼人,他身旁簇擁八萬四千名眷屬、隨從,並從河中龍宮攜出許多金銀珠寶,吸引岸上眾人目光。

龍王上岸後,看著目瞪口呆、吃驚不已的眾人,他點了點頭,進入波羅柰,來到市集處,左手及右手分別拿著金缽及銀缽,銀缽中滿滿的金粟,金缽中滿滿的銀粟。

龍王身邊早已聚集數萬名圍觀的民眾,大家議論紛紛,都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有的人在猜想這突然冒出來的有錢人是從哪裡來的?另外也有人對龍王身邊美麗的龍女品頭論足。

正當眾聲吵雜之際,伊羅缽羅龍王以獅子吼般的嗓音向大眾唱了一道偈:

何者王中上  染者與染等
云何得無垢  何者名為愚
 何者流所漂  得何名為智
 云何流不流  而名為解脫

龍王接著宣布他的懸賞公告,他說:「若有人能夠解出這道偈的意思,我就把金缽、銀缽中的銀粟、金粟,甚至龍女都送給他,他有什麼願望,我也會盡力滿他的願。」

 消息一傳開,不多時,前來聚集的人更多了,有的人來解偈語,有的人對著金缽、銀缽垂涎不已,也有人只是來觀看美麗的龍女。

當時有一名婆羅門教的出家人,名叫那羅陀,清心寡慾、聰明利根、學問淵博,就住在波羅柰城,他聽到龍王懸賞的公告後,自認天下沒有難題能困得住他,因此也去湊熱鬧。
 
 那羅陀出城到龍王居所,表示想應徵,那羅陀面見龍王,一副勢在必得的模樣。龍王也不囉嗦,直接再一次宣唱偈語:

 何者王中上  染者與染等
云何得無垢  何者名為愚
 何者流所漂  得何名為智
 云何流不流  而名為解脫

 那羅陀聰明過人,可是他一聽龍王的偈語後,才發現此偈語玄奧難解,心中暗自叫苦,可是他又不願放棄,只好向龍王說:「請給我七天時間,七天後,我一定能解開偈語的意思。」

 那羅陀回到波羅柰城,心想:「城中更有智慧、更具德行的波羅門能解開此偈,不妨去問問他們。」

 當時有一位婆羅門,名叫不蘭迦葉,聲名遠播,信徒眾多如海。

 那羅陀拿龍王的偈語問不蘭迦葉,不料,不蘭迦葉聽了偈語後,先是皺眉、張大雙眼,接著從鼻喉中發出低鳴,然後居然臉紅脖子粗,對那羅陀不理不睬。

 那羅陀見不蘭迦葉惱羞成怒,心想:「沒想到連不蘭迦葉也解不出此偈。」只好離開。

 那羅陀接連又請教了婆羅門教的高僧大德,沒有一位能解龍王的偈語。

 就在那羅陀想放棄的時候,猛然想到:「聽說最近有一位修道沒幾年的年青出家人已證得無上智慧,不妨去請教他。」

 那羅陀於是來到鹿野苑,這是傳說中古代仙人降臨的聖地。

 那羅陀見到佛陀,向他問訊後,坐在一旁,向佛陀說有問題想請教。

 佛陀對那羅陀說:「你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問我,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那羅陀聽了大為感動,心想:「居然有人能和顏悅色接受我提問,還說任何問題都可以問,真是奇事一樁。」於是便向佛陀唱出龍王的偈語:

 何者王中上  染者與染等
云何得無垢  何者名為愚
 何者流所漂  得何名為智
 云何流不流  而名為解脫

 佛陀一聽完,脫口應出一道偈語:

  第六王為上  染者與染等
  不染則無垢  染者謂之愚
  愚者流所漂  能滅者為智
  能捨一切流  天及於世間
  不與流相應  不為死所惑
  能以念為主  諸流得解脫

 那羅陀一聽此偈,驚嘆不已,將之默背記熟後,向佛足頂禮,又繞佛三匝才離開鹿野苑,返回波羅柰城。


參考資料:
四分律卷第三十二(二分之十一)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22/1428_032.htm



伊羅缽羅龍王禮佛的故事 (下)

七日之約當日, 那羅陀出城前往龍王居所,龍王又宣唱一次偈語:

何者王中上  染者與染等
云何得無垢  何者名為愚
 何者流所漂  得何名為智
 云何流不流  而名為解脫

那羅陀隨即答應:

第六王為上  染者與染等
 不染則無垢  染者謂之愚
 愚者流所漂  能滅者為智
 能捨一切流  天及於世間
 不與流相應  不為死所惑
 能以念為主  諸流得解脫

龍王一聽,雖是大喜過望,但不久便對那羅陀露出狐疑的表情,龍王問:「這麼有智慧的思想應該不是你想出來的吧?」

那羅陀也很直接坦然:「是的,龍王!這的確不是我想出來的。」

「那到底是誰想出來的呢?」龍王忍不住搶著問。

那羅陀說:「有一位釋迦族的王子出家六年,不久前證得無上智慧,這偈語就是他告訴我的。」

「證得無上智慧的如來已經出現了嗎?」龍王瞪大眼睛、既驚又喜。

「已經出現了!」

「是嗎?他現在在哪裡?快快帶我去!」

「他正在鹿野苑說法。」

龍王及其八萬四千名隨眾跟著那羅陀來到鹿野苑禮敬佛陀。

除了龍王外,鹿野苑還有成千上萬跟隨佛陀修行、聞法的天人與出家眾。

不料佛陀見到龍王,就對他說:「你這傻瓜,當初跟著迦葉波佛修行卻不能持戒,才落得轉世為龍,雖然長壽,卻不免時時受苦,怎麼今天居然敢化身為轉輪聖王來搗蛋?你還是現出原形好了。」

龍王感嘆居然有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的來歷,他對佛陀說:「如來,我怕我現出原形後會傷及旁人。」

佛陀說:「這你就不用擔心了。」

伊羅缽羅龍王只好現出龍身,原來他身長八千里,有七個頭,每個頭上都長了一棵大樹,大樹隨風搖曳便會撕裂龍身上的鱗甲,麟甲撕裂破漏便會流出膿血,散發出難聞的腥臭,每每吸引大群蠅蟲前來吸吮啃食,龍王雖為百獸之王,卻時時刻刻飽受苦痛,不知何時才能解脫。

佛陀身旁的天人護法早有準備,將鹿野苑的大眾保護得好好的,免遭龍王龐大的身軀壓傷。

說時遲、那時快,龍王現出原形之際忍不住嚎啕大哭,只見天降暴雨,河水氾濫,眼見就要山洪暴發、起水災了。

那羅陀趕緊對龍王說:「你不要再哭了,恆河都快潰堤了,你再哭下去,波羅柰國就要淹沒,百萬蒼生難逃一死啊。」

龍王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說:「我並沒有想傷害人類,我只是忍不住……」

那羅陀說:「難不成你是捨不得金粟、銀粟和龍女嗎?」

龍王說:「才不是!雖然偈語的內容不是你自己解出來的,但我一定會遵守約定,送你大筆財富,可是龍女跟妳不是同一種類的生物,你們是不能結為夫妻的。抱歉我當初用幻術騙了你。」

那羅陀嚇得倒退三步,連忙揮手:「我才不要呢!我已經決定跟隨佛陀修行,金山、銀山和龍女,還是請你收回吧。」

龍王淚眼汪汪,禮敬一旁的佛陀,龍王說:「我願意盡最大的努力,跟隨佛陀,接受您的教誨,這輩子不殺生、不生氣、不為非作歹……」

因為龍王的壽命實在太長了,一般人難以想像,佛陀說:「好吧,我為你授記,將來人的壽命到了長達八萬歲的時期,你會遇到慈氏佛,他會為你授記,到時候你就能自龍身解脫,轉世為人,再也不用時時刻刻受皮肉之苦。」

雖然伊羅缽羅龍王還要等上一段非常久的時間,但他的「龍生」終於充滿希望,他又忍不住流下眼淚。

這時只聽到鹿野苑數萬名大眾齊聲大喊:「不要再哭了!」

參考資料:

﹤四分律卷第三十二 ﹥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22/1428_032.htm

﹤毗尼止持會集卷第八﹥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39/0709_008.htm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二十一 ﹥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24/1451_021.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鹿野苑藝文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