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憶緬甸佛教古蹟之旅              嚴蓉媛  101.1/7        

    是上吳老師的「佛像藝術」課時,看到了緬甸蒲甘的佛塔應是「佛塔叢林」那無邊無際的美景吸引了我,於是參加了鹿野苑藝文學會在民國一百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五日舉辦的「緬甸佛國聖地參學之旅」。在我印象中緬甸是一個集權又落後且沒有文化的共產國家。沒想到原來它悠久的歷史都與佛教息息相關。

 

    緬甸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西部,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隣印度和孟加拉,東北靠中國西藏、雲南,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面積是台灣(36000平方公里)的18.8倍大有67.6萬平方公里,南北長2090公里、東西最寬925公里。

5000年前就有土著印尼的尼格黎多人(矮黑人)居住在緬甸的伊洛瓦底江(發源於中國西藏林芝),它是緬甸最重要的河流在緬甸境內就長2030公里,緬甸大部分人居住在此流域。

135個不同民族,各族有不同語言,人口約6000萬人,緬族人佔60%,

官方語言是緬語,也有為數不少的人懂英語和漢語。它的服飾與雲南傣族相似男女下身都著紗龍,緬族人穿拖鞋的習慣也遍及全國。

佛教是緬甸的國教,90%的緬甸人信仰佛教,其他人信仰基督新教、天主教、印度教、伊斯蘭教以及原始部落中的拜物教(原始宗教)。

2500年前已有佛教傳入緬甸(緬甸兩兄弟)。

在西元前250年阿育王就派遣使者至緬甸傳教。

1000多年前緬甸人已把佛經刻寫在貝羅樹的樹葉上製成貝葉經。

西元5世紀左右巴利文的三藏經典就從古錫蘭(今斯里蘭卡)傳入緬甸。

1044年至 1077年是蒲甘王朝,由阿努律陀國王(King Anawrahta,在位)於 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上座部佛教為國教,並在 13世紀初期達到頂盛。

1 28 7 年元世祖忽必烈(Kublai Khan)率領蒙古人大肆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

  16世紀以後緬甸復歸全國統一,至18世紀期間,各王朝皆尊崇佛教,由國王任命法主,以管理全國所有宗派。

西元1871第五次結集:緬甸國王敏東(Mindon 18531878 在位)召集2400位高僧,於首都曼德勒舉行第五次三藏結集,國王為護法人此次結集以律藏為中心

西元1954年五月十七日「衛塞節」(Viskha Day,世界佛陀日),緬甸佛教於國家贊助下,舉行第六次佛教經典結集。在於團結佛教徒,增進上座部佛教之隆盛,提高緬甸獨立國之地位。地點位於仰光北郊藝固山崗上,建築仿傚印度第一次結集時之七葉窟。此次結集是以第五次結集所鐫刻之七二九塊大理石刻文為依據,並廣採錫蘭、泰國、高棉、倫敦巴利聖典協會,以及緬甸各種巴利文版本,作詳細考訂。結集完成,印刷流通。

   (佛教重要經典結集:第一次在佛涅槃後王舍城七葉窟結集、第二次在吠舍離結集、第三次阿育王時期在華氏城、第四次一世紀迦膩色迦王時,在迦濕彌羅第四次結集。(《錫蘭簡明史》第四次在斯里蘭卡,用巴利文字寫在貝葉上保存。)

結集:是佛滅後,諸弟子相會,為防止異見邪說滲入佛法中,誦佛陀之說法,舉各自所聞確實者,結合集之。)


1824
18521885年英國先後3次發動侵緬戰爭,以武力佔領緬甸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省並將首都設在仰光。

1937年英國宣佈「印緬分治」將緬甸從印度劃出直接受英國總督統治。

1942年日本侵占緬甸。

1 9 4 5 3 月緬甸人民革命軍和翁山領導的緬甸,全緬抗日勝利,大英帝國重返緬甸。

1 9 4 8 1 4 英國議會正式承認緬甸獨立,成立了緬甸聯邦。獨立後的緬甸,由於緬甸共產黨和其他政治派系的反抗,使得國內紛爭不斷。緬甸國內販毒情況很嚴重,因為政府治理不當和日趨腐敗,導致經濟嚴重蕭條。

1977年緬甸政府開始尋求外援。

1 980年代晚期緬甸已是全球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2005年緬甸首都由仰光遷往內比都。

2010年舉行民主選舉來成立新政府。

20101021日:正式啟用新憲法確定的新國旗和新國徽。並把國號由緬甸聯邦改為緬甸聯邦共和國。

1 蒲甘王朝( 1044- 1287年)

2 勃固王朝( 1287- 1531年)

3 阿瓦王朝( 1364- 1555年)

4 東吁王朝( 1531- 1753年)

5 貢榜王朝( 1752-1886年)

6 殖民時期( 1885-1948年)

7 獨立時期( 1948- 1962年)

8 軍政府時期(1962-2010年)

9 緬甸聯邦共和國(2010-現在)


在這八天中共參訪了
1處皇宮、2座佛寺、2所孤兒院、2處比丘尼、1所佛學院、約24座佛塔。所到之處都令人贊歎不已!建築物之宏偉壯觀也真是令人瞋目結舌!

每座都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不只是主佛塔又高又大,其周邊還有許多座各種不同造型、稍小一點的佛塔,如眾星拱月般圍繞在它旁邊,像是普羅大眾在聽佛陀說法,座座金碧輝煌、座座都有寶石、黃金、佛陀聖物以及度金的佛陀造像還有壁畫。

顯示了蒲甘王朝至貢榜王朝(1044-1886年)800年間的國王們,對佛陀的崇拜及景仰,他們也以各種方式來維護及推廣佛教。根據官方的統計13世紀時就有4446座佛塔,在蒲甘王朝最強盛的200年間就有12000多座金碧耀眼的塔寺,到目前為止現尚有2230座佛塔。

就如上課時吳老師所說:「一個國家宗教的興起及其造像藝術之精細與完美,一定與當時的國王有絕對的關係,也一定是與當地的文化相結合的」。

緬甸這個國家佛陀在世時就到過,有足印為證,又有第五次及第六次的經典結集在曼德勒及仰光,難怪要稱它「佛國聖地」了。

匆匆八天收穫良多,雖有瑕疵,然瑕不掩瑜,有直心的朋友及解決問題的吳老師,還有一直道歉的領隊阿郎。就如張忠謀所說:「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所以要常想一二。想如意的、想快樂的、想欣慰的事情」。何況我們還不及八九,想想我們與緬甸,我們是何其幸運的生長在這美麗、安穩的台灣。
在此要感 謝吳 老師,像父母一樣盡全力的要把好東西給子女似的,帶我們進入歷史古佛塔中,像挖寶似的一樣樣、一件件的要全數送給我們。也要 謝謝鄭 老師在行前編輯的「行程手冊」讓我在懵懂中有資料可查,而拾回些許記憶。阿郎別放心上,謝謝你的努力,下次加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鹿野苑藝文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