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送三尊日本觀音榮歸東和禪寺
震旦藝術博物館恭送三尊日本觀音銅像回台北東和禪寺,見證日據時代日本佛教曹洞宗在台開教弘化的佛教歷史片段,喚醒國人對於宗教文物保存相關課題的關注與啟發,遺失半世紀的三尊法物,於二○○九年觀音菩薩聖誕前榮歸東和。
![]() |
震旦藝術博物館恭送三尊日本觀音銅像回台北東和禪寺 |
震旦集團陳永泰董事長,因緣得知台北東和禪寺失落近半世紀的三尊日本觀音銅像下落,發心促成榮歸盛事。震旦集團已於日前邀請東和禪寺源靈老法師親自確認,靠著一張一九五七年盂蘭盆法會的黑白老照片,證明此三尊日本觀音銅像,確實為寺方遺失近半世紀的法物。東和禪寺表示, 農曆二月十九日 (國曆 三月十五日 )為觀音菩薩聖誕,為讓信徒能在今年的觀音法會上,重見失而復返的古佛菩薩,禪寺十一日將舉行恭迎古佛回山安奉大典。此盛事為震旦集團增添多年來維護兩岸古蹟文物與弘揚中華古文物的美事一樁。
![]() |
![]() |
源靈老法師親自確認,此三尊日本觀音銅像,為寺方遺失的法物。 |
靠著一張一九五七年盂蘭盆法會的黑白老照片。 |
台北東和禪寺座落於仁愛路、林森南路口,為日本曹洞宗僧人山田組學倡建,一九○八年竣工,是日據時代日本曹洞宗大本山台北別院。一九一四年台籍心源和尚建議在別院右側建造一座「觀音禪堂」,提供台籍僧侶信徒禮佛修行、講經說法、住宿與連絡使用,是當時弘揚觀音信仰的重要道場。觀音禪堂於台灣光復後改名為「東和禪寺」,其閩南式簡樸的三合院建築,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古色古香,被政府列為「三級文化古蹟」。東和禪寺目前所在地南面鄰青少年育樂中心,山門前還保留有一座古典莊嚴的日式古鐘樓。東和禪寺前後經歷日本大石堅童禪師、霖玉仙禪師、伊藤俊道禪師、水上興基禪師、大野鳳洲禪師、島田弘舟禪師、高田良三禪師,以及台籍開山住持心源和尚、第二任住持賢頓和尚、第三任住持源靈和尚接任,傳承日本道元禪師系統,上接我國曹洞宗洞山良价法脈,修行宏智正覺的默照禪法。
東和禪寺以隆重莊嚴儀式,盛迎三尊觀音聖像榮歸安奉大典。 震旦藝術博物館代表,恭謹將三尊觀音聖像送駕回東和禪寺。
參與這次榮歸盛事的台北市鹿野苑藝文學會吳文成老師解釋:這三尊日本觀音銅像是當初日本法師贈與觀音禪堂的,造型跟台灣的觀音造像很不一樣,是屬於日本早期傳承自唐代風格影響下的觀音造型,中央屬於觀音密教系統的九面觀音立像,另兩尊為莊嚴的觀音菩薩聖像。(在日本奈良法隆寺,保有一尊列為國寶級文物的木雕,造型神似於中央九面觀音立像,相傳是唐代傳到日本的佛像)。此三尊日本觀音銅像高約 7 0多公分,頂戴有化佛寶冠,神情端莊慈祥,配飾華麗的珠寶瓔珞,手持念珠、淨瓶與含苞蓮花,身姿優雅的靜立於蓮台之上,反映出日本佛像吸收了中國唐代造像精華之後,融合日本當地的民族精神美學,展現出日本佛像「尊貴優雅、安祥親切」的法相之美特質。
東和禪寺於三月十一日,舉行莊嚴的恭迎古佛回山安奉大典。 禪寺特別邀請立法院長王金平大德,贈送感謝狀給震旦藝術博物館。
此一文物榮歸盛事,讓人重新回顧日據時代佛教在台灣發展的興衰歷史。仔細欣賞這三尊具有唐代風格的日本觀音銅像,能察覺到日本佛教來自於中國,而日據時代台灣的佛教信仰也深受日本的影響。由此三尊失而復得的菩薩文物榮歸事件當中,可體會到世事無常,但人心善良的社會正面力量,而諸多的巧合與因緣際會,也彷彿是冥冥之中佛菩薩在保佑加持一般,安排這溫馨感人的相聚時刻,讓古文物不只是私人收藏的藝術品,而是人文藝術與宗教精神的再次相契合,昇華而成神聖莊嚴的宗教法物,彷彿在無聲說法,賦予無窮的智慧生命,創造美好的願景與展望!
遺失50年東和禪寺三尊日本觀音銅像回家。 台北東和禪寺座落於仁愛路、林森南路口。
(震旦集團陳永泰董事長熱心弘揚佛教文化,十年來第三度協助將失落的宗教文物購回,恭送原來寺廟。 1 999年把山西省資壽寺被竊的 1 8尊羅漢與童子頭像全部找回,完璧贈還,當時為兩岸共同合作保護中華文物立下典範。200 4 年又將台南縣慈濟宮失竊數十年的 3 6 件清朝葉王交趾陶作品,無償送還慈濟宮。並成立震旦藝術博物館,長期支持中華古文物研究收藏與推廣,讓古文物的文化美學與智慧精神廣為流傳發揚。)
(鹿野苑---本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