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敦煌之美 校園巡迴
   鹿野苑九十七年度人文藝術推廣活動

  九十七年度二月開始,臺北市鹿野苑藝文之友會,秉持創會宗旨,藉藝術之學習、欣賞與文化之洗滌,來「淨化人心,美化人生,提升人文品質,促進社會祥和」。鹿野苑藝文之友會精心規劃了一連串人文藝術推廣活動,其中『認識世界文明遺產--敦煌石窟之美』,以敦煌藝術講座、石窟模型與圖片展示,深入到台北縣、市國小校園內,藉用學校即有空間,及校園人文藝術教育課程,使學生體驗到「世界級的敦煌藝術之美」,進而珍惜自己的傳統優美文化藝術,保護我們的古蹟,正確的瞭解佛教的基本精神。提供學生從小就有機會欣賞到、接觸到,經典的敦煌藝術之美,並培養學生真、善、美的心靈,在輕鬆、快樂的多元學習當中,有更健全的「德、智、體、群、美」的五育均衡發展。

  敦煌在古代不僅是東西商貿路線必經之地,更是重要的文化交流中心,漢代以來中國所生產的絲綢、農業技術、手工藝品和藝術文化…等,源源不絕地向西亞、歐洲傳播,從西方傳入的文物或商貿品類也是不勝枚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佛教和樂舞文化,因為佛教的藝術文化傳入後,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已經內化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主要元素。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後,因受到我國傳統儒家、道家文化的消融轉化,產生更輝煌的中國佛教藝術文化。敦煌石窟藝術早期受到印度風格影響,造像面容方圓豐滿,身體健碩,線條粗獷,色彩鮮明,氣勢雄偉渾厚。西魏時期,受到我國南朝「秀骨清相」美學影響,造像面容清瘦,身軀修長,衣冠相貌都流露出漢族士大夫,溫文儒雅的神韻。隋唐時期,是佛教藝術鼎盛時期,造像面容圓潤,雍容華貴,神情端莊親切。莊嚴的佛,優雅的菩薩,清淨的弟子,威武的天王,天真喜悅的飛天,在在展現無盡富麗的莊嚴世界。

  敦煌石窟位於古代絲路交通的要衝,當時是位居中原和西域轉換地區,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孔道,緣由此特殊的時空背景,遺存了長達二千年之久的文物創作,內容豐富多元。若能深入欣賞其內涵,不僅是賞心悅目之雅事,並可提昇人文藝術的欣賞能力。

  活動進行時,全程以 Power Point 圖文說明,賞析敦煌精美、豐富的藝術,現場更以石窟模型及圖片,展示精美的彩塑、壁畫及洞窟實境,並在活動尾聲,準備精心設計的「敦煌之美學習單」,加深小學生的學習效果,寓教於樂。目前為止,鹿野苑藝文之友會已到過台北市的雙溪、新湖、桃源、幸安、洲美、葫蘆、新生、清江、北投暨北縣光復等國小校園,進行巡迴講座,反應熱烈,廣受師生好評。

  誠摯邀請藝文界、教育界、宗教界等善心人士,共襄盛舉,一同加入鹿野苑藝文之友會校園巡迴講座活動,發心護持,讓優美的藝術文化,走進國小校園。也歡迎大台北地區各中、小學,來電免費申請。讓我們的下一代,生活品質更美好,生命涵養更富足、喜悅,社會更安定、祥和。

(聯絡人吳文成會長,連絡電話:2834-7881、0916-083-6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鹿野苑藝文學會 的頭像
    鹿野苑藝文學會

    鹿野苑藝文學會

    鹿野苑藝文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